元杂剧史 李修生【正版书】 下载 网盘 kindle mobi 115盘 pdf pdb rtf

元杂剧史 李修生【正版书】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店主推荐,正版书放心购买,可开发票】
内容简介:
修生学兄新著《元杂剧史》出版了。他嘱我谈点感受。我虽浅陋,但也略知著述的甘苦,知道这部著作的分量,本着向他学习的精神,便欣然从命了。
我和修生学兄相知多年了。记得在打倒“四人帮”以后,游国恩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准备重新出版。当时,修生兄等一批参加该书修订的年富力强的学者,集中在中山大学,和王季思老师一起研究修改方案。趁此机会,中山大学中文系师生邀请修生兄作了学术报告。那一天,教室里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修生兄声音洪亮,神态从容,条分缕析,新见迭出,使同学们大开眼界。我坐在后座,仔细聆听,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记得听课后,季思老师嘱我认真向兄弟院校的同辈学者学习。我自知一向浮躁,更应多向严谨沉稳、功底扎实的修生兄求教。此后,我们又都担任过中文系主任。常有机会在工作会议和学术会议上聚首,接触愈多,愈感到修生兄为人处事的作风与其治学态度如出一辙。他的许多长处,正是我所不足。在切磋的过程中,我常受启发。获益良多。
近几年,修生兄致力于元代文学的研究。一方面,他对白朴等重要作家深入钻研;一方面,作为《全元文》的主编,他对整个时代的文献资料全面掌握。正因为有了长期的学术积累,所以,他对元代戏剧发展的种种判断,就显得准确,更有系统性,更有说服力。我曾读到他在《文学遗产》发表的有关元剧分期的论文,深感他搜集的资料十分丰富,思考比以前更加周密。而当我知道他决定动笔编写《元杂剧史》一书时,对他在学术上的“战略部署”,似乎又有所领悟。他从点到面,博约结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于是结出了硕果。当然,这一部署,也可以说是“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阳谋。然而,作为一个学者,如果没有长远的目光,只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又怎能卓有所成,写出扎实的论著?现在,《元杂剧史》的出版,标帜着修生兄的学术水平,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按照他的性格,我知道,他不会到此为止。《元杂剧史》的完成,将是他下一步成功的开端。
近几年,学术界对古代戏剧的研究,似乎处在“卡壳”的阶段。有些论著,不能说写得不深不细,但始终在几十年耕筑的框架上徘徊,学术水平没有新的进展。究其原因,我想,很可能是由于研究者没有摆脱过去苏欧戏剧观念的约束,依然以苏欧的话剧理论,作为分析评价中国戏曲的依据。例如,在剖析戏曲作品时,往往只着意于捕捉戏剧矛盾,抓住人物性格的冲突,审视矛盾的契机。这样做,自然是必要的,但却不能解决中国戏曲评论的全部问题。因为我国的古代戏曲,既是“戏”,也是“曲”。所谓“曲”,实即诗。在剧作中,“曲”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加上戏曲作家,往往就是诗人,当他们安排关目,表现人物的时候,不可能不受到诗歌创作特有的思维方式的影响。而诗歌创作,最重“意境”,注重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景物相融合,从而诱导读者产生联想,参与创造,体验形象之外的涵义。以我看,戏曲作家特别是杂剧剧作家,有不少人致力于意境的追求。
这本书原是80年代在学校讲选修课的讲稿。
这本书是为中文系学生编写,自然偏重文学方面,但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剧场及其他艺术因素也应给予一定注意。
书籍目录:
章 -导论
节 -元刊杂剧的面目
第二节 -元杂剧的演出和剧本体制
(一)元杂剧的演出形式
(二)元代的戏台
(三)元杂剧的演员
(四)剧本体制
第三节 -元杂剧与蒙元文化
第二章 -中国传统戏剧的渊源和元杂剧的分期
节 -古剧及宋以前准戏剧艺术
第二节 -宋金杂剧
第三节 -元杂剧的分期和发展
第三章 -元初期杂剧
节 -关汉卿
第二节 -杨显之、纪君祥、马致远 (前期)及大都作家
第三节 -白仁甫及真定作家
第四节 -高文秀及东平作家
第五节 -石君宝及平阳作家
第六节 -郑廷玉、武汉臣及其他作家
第四章 -元中期杂剧
节 -马致远 (后期)及其他作家
第二节 -王实甫及其《西厢记》
第三节 -郑光祖、宫大用、乔吉及杭州作家
第五章 -元晚期杂剧
节 -秦简夫及其他作家
第二节 -元代的无名氏杂剧
第六章 -余 -论
节 -北杂剧的衰落和明前期北杂剧作家
第二节 -南戏的兴起和发展
(一)古代的元杂剧研究
(二)近现代的元杂剧研究
(三)当代的元杂剧研究 -
(四)国外的元杂剧研究
附录
”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修生学兄新著《元杂剧史》出版了。他嘱我谈点感受。我虽浅陋,但也略知著述的甘苦,知道这部著作的分量,本着向他学习的精神,便欣然从命了。我和修生学兄相知多年了。记得在打倒“四人帮”以后,游国恩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准备重新出版。当时,修生兄等一批参加该书修订的年富力强的学者,集中在中山大学,和王季思老师一起研究修改方案。趁此机会,中山大学中文系师生邀请修生兄作了学术报告。那一天,教室里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修生兄声音洪亮,神态从容,条分缕析,新见迭出,使同学们大开眼界。我坐在后座,仔细聆听,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记得听课后,季思老师嘱我认真向兄弟院校的同辈学者学习。我自知一向浮躁,更应多向严谨沉稳、功底扎实的修生兄求教。此后,我们又都担任过中文系主任。常有机会在工作会议和学术会议上聚首,接触愈多,愈感到修生兄为人处事的作风与其治学态度如出一辙。他的许多长处,正是我所不足。在切磋的过程中,我常受启发。获益良多。近几年,修生兄致力于元代文学的研究。一方面,他对白朴等重要作家深入钻研 一方面,作为《全元文》的主编,他对整个时代的文献资料全面掌握。正因为有了长期的学术积累,所以,他对元代戏剧发展的种种判断,就显得准确,更有系统性,更有说服力。我曾读到他在《文学遗产》发表的有关元剧分期的论文,深感他搜集的资料十分丰富,思考比以前更加周密。而当我知道他决定动笔编写《元杂剧史》一书时,对他在学术上的“战略部署”,似乎又有所领悟。他从点到面,博约结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于是结出了硕果。当然,这一部署,也可以说是“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阳谋。然而,作为一个学者,如果没有长远的目光,只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又怎能卓有所成,写出扎实的论著?现在,《元杂剧史》的出版,标帜着修生兄的学术水平,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按照他的性格,我知道,他不会到此为止。《元杂剧史》的完成,将是他下一步成功的开端。近几年,学术界对古代戏剧的研究,似乎处在“卡壳”的阶段。有些论著,不能说写得不深不细,但始终在几十年耕筑的框架上徘徊,学术水平没有新的进展。究其原因,我想,很可能是由于研究者没有摆脱过去苏欧戏剧观念的约束,依然以苏欧的话剧理论,作为分析评价中国戏曲的依据。例如,在剖析戏曲作品时,往往只着意于捕捉戏剧矛盾,抓住人物性格的冲突,审视矛盾的契机。这样做,自然是必要的,但却不能解决中国戏曲评论的全部问题。因为
书籍介绍
修生学兄新著《元杂剧史》出版了。他嘱我谈点感受。我虽浅陋,但也略知著述的甘苦,知道这部著作的分量,本着向他学习的精神,便欣然从命了。
我和修生学兄相知多年了。记得在打倒“四人帮”以后,游国恩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准备重新出版。当时,修生兄等一批参加该书修订的年富力强的学者,集中在中山大学,和王季思老师一起研究修改方案。趁此机会,中山大学中文系师生邀请修生兄作了学术报告。那一天,教室里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修生兄声音洪亮,神态从容,条分缕析,新见迭出,使同学们大开眼界。我坐在后座,仔细聆听,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记得听课后,季思老师嘱我认真向兄弟院校的同辈学者学习。我自知一向浮躁,更应多向严谨沉稳、功底扎实的修生兄求教。此后,我们又都担任过中文系主任。常有机会在工作会议和学术会议上聚首,接触愈多,愈感到修生兄为人处事的作风与其治学态度如出一辙。他的许多长处,正是我所不足。在切磋的过程中,我常受启发。获益良多。
近几年,修生兄致力于元代文学的研究。一方面,他对白朴等重要作家深入钻研;一方面,作为《全元文》的主编,他对整个时代的文献资料全面掌握。正因为有了长期的学术积累,所以,他对元代戏剧发展的种种判断,就显得准确,更有系统性,更有说服力。我曾读到他在《文学遗产》发表的有关元剧分期的论文,深感他搜集的资料十分丰富,思考比以前更加周密。而当我知道他决定动笔编写《元杂剧史》一书时,对他在学术上的“战略部署”,似乎又有所领悟。他从点到面,博约结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于是结出了硕果。当然,这一部署,也可以说是“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阳谋。然而,作为一个学者,如果没有长远的目光,只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又怎能卓有所成,写出扎实的论著?现在,《元杂剧史》的出版,标帜着修生兄的学术水平,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按照他的性格,我知道,他不会到此为止。《元杂剧史》的完成,将是他下一步成功的开端。
近几年,学术界对古代戏剧的研究,似乎处在“卡壳”的阶段。有些论著,不能说写得不深不细,但始终在几十年耕筑的框架上徘徊,学术水平没有新的进展。究其原因,我想,很可能是由于研究者没有摆脱过去苏欧戏剧观念的约束,依然以苏欧的话剧理论,作为分析评价中国戏曲的依据。例如,在剖析戏曲作品时,往往只着意于捕捉戏剧矛盾,抓住人物性格的冲突,审视矛盾的契机。这样做,自然是必要的,但却不能解决中国戏曲评论的全部问题。因为我国的古代戏曲,既是“戏”,也是“曲”。所谓“曲”,实即诗。在剧作中,“曲”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加上戏曲作家,往往就是诗人,当他们安排关目,表现人物的时候,不可能不受到诗歌创作特有的思维方式的影响。而诗歌创作,最重“意境”,注重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景物相融合,从而诱导读者产生联想,参与创造,体验形象之外的涵义。以我看,戏曲作家特别是杂剧剧作家,有不少人致力于意境的追求。
这本书原是80年代在学校讲选修课的讲稿。
这本书是为中文系学生编写,自然偏重文学方面,但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剧场及其他艺术因素也应给予一定注意。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3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7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种类多(584+)
- 内涵好书(467+)
- 格式多(425+)
- 无漏页(299+)
- 赚了(185+)
- 推荐购买(67+)
下载评价
- 网友 田***珊: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康***溪:
强烈推荐!!!
- 网友 冷***洁: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师***怀: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家***丝:
好6666666
- 网友 益***琴: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养***秋: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融***华: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扈***洁: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车***波: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菱***兰: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瞿***香: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通***蕊: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游***钰: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宫***玉:
我说完了。
喜欢"元杂剧史 李修生【正版书】"的人也看了
在蓝色中旅行:安徒生传——译林传记译丛【正版书】 下载 网盘 kindle mobi 115盘 pdf pdb rtf
考研中医综合研霸笔记针灸学龙凤诀·考研中医综合研霸笔记丛书 下载 网盘 kindle mobi 115盘 pdf pdb rtf
新航道·2014考研英语读真题记单词 下载 网盘 kindle mobi 115盘 pdf pdb rtf
汉成帝延陵考古调查勘探报告 下载 网盘 kindle mobi 115盘 pdf pdb rtf
2013河北省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专用教材——初级会计电算化高分题库 下载 网盘 kindle mobi 115盘 pdf pdb rtf
宪法依据问题研究:以我国土地整理立法为例 下载 网盘 kindle mobi 115盘 pdf pdb rtf
沁河老宅院 下载 网盘 kindle mobi 115盘 pdf pdb rtf
侵权责任法的基本问题 下载 网盘 kindle mobi 115盘 pdf pdb rtf
教你炒期货:基于概率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交易系统 下载 网盘 kindle mobi 115盘 pdf pdb rtf
桃子手记:Ⅱ 下载 网盘 kindle mobi 115盘 pdf pdb rtf
- 方寸天地:邮票上的中国传统书画艺术 下载 网盘 kindle mobi 115盘 pdf pdb rtf
- 2020版疯狂阅读青春会客厅13 从柏拉图到尼采--天星教育 下载 网盘 kindle mobi 115盘 pdf pdb rtf
- 老年病中西医实用手册 下载 网盘 kindle mobi 115盘 pdf pdb rtf
- 红斑狼疮图谱 下载 网盘 kindle mobi 115盘 pdf pdb rtf
- 牛津小学生英汉双解词典 下载 网盘 kindle mobi 115盘 pdf pdb rtf
- 万千心理·谈话治疗:Tavistock临床中心的理念和实践方法 下载 网盘 kindle mobi 115盘 pdf pdb rtf
- 长白山风光 丁之慧,秦凤京 编 中国旅游出版社【正版书】 下载 网盘 kindle mobi 115盘 pdf pdb rtf
- 电视节目主持人品牌研究 下载 网盘 kindle mobi 115盘 pdf pdb rtf
- 一看就懂的职场礼仪全图解(实用,好记,有礼走天下!价值百万的职场、商务、社交礼仪范本!) 下载 网盘 kindle mobi 115盘 pdf pdb rtf
- JSP Web应用程序开发教程 下载 网盘 kindle mobi 115盘 pdf pdb rtf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9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9分